小提琴,一個發展非常古老的樂器,在漫長的歷史中發展了各式各樣的表演。
光是小提琴協奏曲就有各式各樣的"協奏"方式,早期是被用來當成"炫技"用的,Nicolo Paganini寫的小提琴協奏曲就炫技的代表。
和交響樂團合作小提琴協奏曲中,有所謂的"四大名曲",其分別為:
貝多芬 D大調 (Ludwig van Beethoven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61)
孟德爾頌 E小調 ( Felix Mendelssohn Violin Concerto in E minor Op.64)
柴可夫斯基 D 大調 (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布拉姆斯 D大調 (Johannes Brahms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77)
全部都是以三個樂章構成的,有趣的是,這四大有三個都是D大調寫的,聽說D大調寫的曲子可以充分發揮小提琴的雄渾感。
貝多芬的 Violin Concerto D大調被稱為四大裡面的王,是貝多芬唯一的一首小提琴協奏曲,起先聽我不是很喜歡,聽久了就越聽越上癮,終於知道為啥它可以稱王了。該曲氣勢恢弘,結構精練嚴謹,完全展現了貝多芬的特色和功力。
該曲雖然是王,但剛開始寫好到初演的時候,卻是一連串的慘劇。1806剛寫好的時候,還沒做太多修改就倉促的拿給當時頗副盛名的 Franz Clement表演,據說Clement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嚐箇中奧妙,就匆忙的以"視譜" 的方式演奏,而且還中間穿插了自己即興安排的炫技演出。然後就被樂評家認為是"堅澀難懂" 的曲子,然後就沒人要理這首曲,一直到1844年只有被演奏過3次,簡直 XD 。
後來貝多芬把他改寫成鋼琴協奏曲版本,添加了一些修改與裝飾,讓此曲更添完善。後來著名的小提琴家姚阿幸(Joseph Joachem;就是這傢伙推廣揉弦,又稱抖音這種困難的技巧)將其改回小提琴協奏曲的版本,並負責演奏小提琴,搭配孟德爾頌指揮,將該曲重新打造出王者的氣勢,讓它得到該有的地位和尊崇。
以下找了我好久,有些都斷斷續續的,這是少數幾個完整的
Violin:被稱為20世紀King of Violin的 David Oistrakh
演奏樂團:Moscow Philharmonic Orchestra conducted by Kirill Kondrashin
第一樂章 Allegro ma non troppo (D major)
第二樂章 Larghetto (G major)
第三樂章 Rondo. Allegro (D majo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