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1/08

遊牧民族的遷徙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之探究

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之間的交流與衝突,是近代以前世界史上重要的課題之一。從東方的興安嶺延伸到歐洲的匈牙利,這片廣大的歐亞大陸草原帶,孕育了這些“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憑藉著在生活中鍛鍊出其優異的騎射技術,常常成為周邊農耕民族最頭痛的敵人。以蒙古為中心的北亞草原地帶,是近代以前世界動亂的搖籃。每當北亞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大規模的遷徙或發動對外侵略,都造成一連串的連鎖反應,進而影響歐亞大陸上的其他國家或民族。

中國自古以來以漢民族為主體的農耕民族飽受來自北亞草原的遊牧民族入侵的威脅。中國以農立國,有史以來,即使朝代不停的更換,依然維持著農耕社會的生活形態。但每當遊牧民族大規模入侵,常造成社會的動盪,威脅國家的結構,甚至有因遊牧民族的入侵而導致覆亡的朝代。因此,北方的遊牧民族的活動情況影響著中國的朝代的興衰。



長遠的中國歷史上經歷了許多朝代的興衰,其中發生過幾次“外族(遊牧民族)入侵”而導致亡國的事件,最著名的當屬“五胡亂華”。趁著剛建國不久的晉國爆發內亂導致國力空虛之際,許多遊牧民族大規模入侵黃河流域廣大的農耕地區,匈奴、鮮卑、氐、羌、羯等五大遊牧民族與漢族別建立了十九個國家,是中國歷史上最混亂的時期。大規模的入侵與各國之間彼此的征伐造成動盪的社會秩序,雖破壞了糧食的生產,但是卻也造成了民族的融合與文化的交流,來自於遊牧民族新的生活形態逐漸融入原先漢民族的生活。

關於遊牧民族的發動侵略行動,或者是大規模遷徙的原因,一直是許多學者所關注的問題。美國地理學者杭廷頓(E.Huntington)認為,在過去兩千年的歷史中,是乾燥的氣候與潮溼的氣候交替進行的時代。當乾燥週期開始,遊牧民族為了找尋新的牧場,便開始向外擴張,形成一波波的遷徙與擴張。

英國史學大師湯恩比(A.Toynbee)更是進一步的認定遊牧民族的活動是被動的讓環境因子所驅動,因為湯恩比觀察近四千年的遊牧民族入侵歐、亞、非的活動,發現結果很類似杭廷頓所提出的學說"氣候變化與遊牧民族擴張週期之相關",其擴張活動約以六百年為一週期:前面三百年是擴張活躍期,後三百年則是靜止期。然而這個看似非常動人的理論背後有很大的問題,首先是湯恩比的遊牧民族活動週期和杭廷頓的氣候變化週期有太多的例外,並不能非常好的耦合。再者,大規模的乾燥氣候雖然讓中亞草原地區沙漠化,但是同時也讓北方西伯利亞區的較溼潤的地區因為乾燥而逐漸轉變為草原,遊牧民族可以選擇北移,不一定要選擇南侵進入農耕地區。而且,遊牧民族史上最大規模的擴張當屬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國,但是其擴張卻是在氣候較為溫暖的時期,這個理論顯然有太過於理想化。

遊牧民族在暖溼的時期裡,水草豐美、兵強馬壯,要跨越萬里長城而入侵中國的農耕地區都有很大的難度,況且氣候轉為乾燥的時候,草原的生產力低落而造成“人瘦馬飢”,要農耕地區堅固的防線更加的困難。進一步的想,大規模的乾燥氣候勢必也會影響到農耕地區的收穫,中國地區的國家會因為內部問題(包含因為人口增加而糧食減少造成的叛亂,以及收成不佳而造成國庫空虛)而沒辦法兼顧邊疆地區的防禦,這才有機會讓遊牧民族大規模的南侵。由以下的圖二可以發現,永嘉之亂發生時,正處於中國歷史上第二個乾冷的時代,而西晉與東晉一百五十餘年的時間裡,也有多次夏霜與乾旱的記錄,事實上,東漢末期長年的天災與黃巾之亂之後一連串的戰爭,讓中國地區無力防守邊疆地區的遊牧民族的侵襲與擴張,而八王之亂這種動搖國本的叛亂(皇族大規模的叛變)更是最佳的契機。




另外一個例子是唐帝國的衰亡。被中國史上稱為最強盛的朝代,當時也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然而唐朝自從爆發安史之亂之後,國力再也無法恢復而逐漸衰亡。若說安史之亂是造成強大的唐朝逐漸走下坡的主因,那麼北方遊牧民族的南侵是造成安史之亂的根源。西元七世紀(約隋朝時代)開始,氣候開始回暖,寧夏地區有大量的暖溼氣候的記錄,然而這與上述因為乾冷的氣候造成的遊牧民族擴張有所不同。唐朝正處與溫暖期,所以水草豐美的草原地區生產力增加,遊牧民族人口增加的速度變快,人口壓力下,部份靠近農作區的民族逐漸融入農耕民族的生活,而草原南方較暖溼的地區甚至逐漸變成農耕地區,也使得遊牧民族與農耕民族的衝突逐漸擴張,最後開始啟用“以胡制胡”的政策,讓安祿山這個遊牧民族出身的胡將鎮守邊防地區,也讓安祿山的兵權逐漸擴大,甚至超越中原的兵力,釀成其叛亂的契機。安祿山叛亂的鎮壓,也有部份原因是靠著遊牧民族的幫忙(向回鶻人借兵),顯示了在當時暖溼的氣候下,遊牧民族逐漸的強大,也開始有一些部落開始組成了國家機構(如契丹族、回紇族、女真族等)。然而唐朝後期軍閥割據且互相征伐的結果,也無力防禦遊牧民族的擴張,在五代十國之後,遊牧民族國家的國力甚至壓過漢民族的國家。


遊牧民族的生活與氣候息息相關,事實上農耕國家又何嘗不是。每當氣候發生變遷的時候,也是兩種族互動更加頻繁之時,不管是和平的貿易與戰爭衝突,都會造成文化的交流,也為保守的農耕社會帶來新的觀念與文化的衝擊。中華文化也是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互相交流與融合的結果。



參考資料:
柏楊版資治通鑑(遠流出版):第二十三冊‧附錄:五胡亂華十九國興亡表;1985年12月三版(8月初版)。
http://hk.geocities.com/ffyun2000/chisbar.htm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7735
http://www.geo.ntnu.edu.tw/climate/word/199916.pdf
http://www.qx121.com.cn/html/2005-10/20051081456221.ht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